D版有很多讨论移民的帖子,说好说坏的都有。俺来美国多年了,从上学,工作,生孩子,买房。。。一路就这么走下来的。和绝大多数留美同学的经历都相似。太子党,大款,贪官及子女,偷渡的,避难的不在此列,他们的经历我不知道。
上学:
我来时,来美国留学的都是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本科的基本没有,更别提高中了。本科毕业直接出来的都不是太多,多数都是工作几年后来的,岁数都不小, 30左右吧。
来了之后都有奖学金,没有的根本不给签证。奖学金有多有少,根据学校,地区生活水平。我当时差不多1000美元一个月。租房子是大头,两室一厅320美元。没家的都是找人合租,分摊费用。320美元包括一切水电,取暖等等。其次是吃饭。基本上都是自己做。一来省钱,这是主要的,二来刚到美国,吃不惯他们的饭菜。当时物价很便宜,一家一个月也就100美元左右。印象比较深的是美国人不吃猪下水,什么猪耳朵,猪肚等等几分钱一磅(9两)。在中国那可是比猪肉贵多了。后来中国学生多了,价钱也涨了,但还是很便宜。总而言之,一个月还能剩几百块钱,相比当时国内的工资,换成人民币,那可是不少钱。
拿了学校的钱,就得给人家干活。奖学金分三种,助教(TA),助研(RA),和fellowship. 最后一种是按项目来的,一给几年,比较轻松,但拿得人不多。助教就是帮教授该作业,答疑,和其他杂事,偶尔教授不在,可以帮着上习题课。这种奖学金很轻松。本科生的东西对我们应试教育出来的硕,博士还是很简单的。比较触头的是英语。读,写问题不大,听有问题,说问题最大。英语是中国人的硬伤,不是说到了英语环境就自然而然的好了。有这么一种说法, 12岁以后来美的孩子,怎么学也不可能学成native speaker. 这么多年见过的中国人移民,只有一个台湾女士说的英文我听不出区别。其他的基本上都是中国对外广播电视那种口音。日本人,韩国人比中国人还差。
助研都是自己老板给钱做项目,也是你毕业论文。没什么多说的。有的老板严,每周都的汇报进度,有的老板松,想起来就让你去一趟。中国学生有一个问题就是突然有了自由,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办了。老板有时给的东西很广,很模糊,“就这个方向,你看看能做什么?”。美国学生习惯这些,自己找找,试试,讨论讨论,有时毕业做到东西和老板给的是两码事。中国学生一下懵了,尤其那种一周一见面的,你总得有东西说吧?美国学生没什么说的时候可以胡说,题外话多的是。咱们背景不同,要说就是干货。没有就很尴尬。这个问题工作后也一样,融入不了这个社会的,要跟你一辈子。看过很多同胞很节省,电视就那么几个频道,不看体育,不看电影,不旅行,也不玩什么。不和同事一起喝咖啡,吃午饭,这些都是胡说八道,抱怨老板,传小道消息的好时候,你不去就失去了融合的机会。
依我看,当研究生做到那些研究,一多半都没什么用。也就是帮着老板发表点论文,骗点钱。帮自己混个学位。论文都是一个模式,简介,已经做过的东西,还有什么不足,自己的方案,实验,数学模型,讨论,结论。如果老板有钱,露面的机会不少,每年都有机会去参加专业会议,上台做个讲演,或者弄个poster. 整的好的话,没准帮自己找个工作。 混归混,自己有意无意还是能得到不少东西。最起码写东西要严谨多了。从开题时发懵,到毕业时就很有分寸了,不过已经晚了,除非接着上学。我工作一段时间后,才知道自己真正想研究点什么,可惜已经是老婆孩子一大堆,不可能再重返学校了。我总觉得本科毕业后,不应该直接读研。
经常有人说美国学生笨, 本科还没有中国高中生知道的多。 其实不是这样。 美国的孩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小学初中就是玩, 高中要学点东西, 因为要考SAT, 要申请大学, 高中的成绩申请大学时是考虑在内的。 本科他们才开始正经想学点什么, 所以他们很累, 整天应付小测验, 考试, 项目,作业。 一本几百页的书, 一堂课下来, 两章就过去了, 剩下的都的自己看。 我觉得他们不可能学的深入, 因为没有时间。 做项目对他们很重要, 期末时占很大比重。 我曾经做过化工原理的助教。 学期一半时教授留下一个项目, 小组项目, 就是设计一套石油提炼装置。 这里面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还要求每组自己决定用什么原油, 厂址, 经济回报率, 技术方案, 人员配置, 安全设置等等。 最后交上来的都是一厚本子。 有的学生考虑很细, 原油质量, 运输成本, 技术难度, ROI。。。 每组都不一样, 很初级, 但是给我印象很深。 我从此改变了他们笨的印象。 改这个项目, 我自己还要看好多书。
到了研究生阶段, 说实话, 我没感觉到中国学生比美国学生强多少, 考试也许成绩好一点。 但是毕业答辩时做的东西质量顶多持平。 听说常青藤学校的中国学生一点也不突出, 只是听说, 哈佛, MIT的来证实一下。 各个学校里中国学生北大, 清华的到处都是, 好比田忌赛马。 我说的都是以前, 现在怎么样不太清楚。
我拿到一个学位后, 发现找工作不好找。 当时计算机正热, 当机立断, 转! 那时候真是全民学计算机, 什么学历史的, 会计的, 比较文学的, 博物馆的, 理工的就更不用说了。 原因就一个, 好找工作, 挣钱多。 我一直对计算机感兴趣, 国内考大学报的就是计算机, 后来分不够, 没要我, 把我踢到了化工。 现在机会来了。 选了个简单的, 不用做论文, 修课就能拿个硕士。
但有一个大问题, 就是没钱了。 得自己拿学费和生活费。 外国学生自己交学费, 一学季(10周)得3000多, 我卖血也拿不出来。 逼得没办法, 就到处找钱。 还好, 碰到贵人了, 一个外系的台湾的教授同意我给他工作, 20小时/周。 他给我交学费, 还给点生活费。 雪中送炭, 这样的好人一生都不会忘记。 钱的问题解决了, 剩下的就是尽快修课, 尽早毕业, 赶紧工作。 一年半, 连补本科, 带修研究生的, 修了大约30门课。 凌晨1点睡觉那是早的。 有一个学期不幸同时修了一个变态台湾教授的计算机理论, 和另一个SB教授的编译器。 编程编的死的心都有。 到第7周, 实在坚持不下去了, 找教授说要退课。 教授笑笑, 说晚了, see you later. 也别说, 没有退路了, 反而轻松了。 后来编译器还拿了个A.
跟头把试地拿到学位, 简单地答辩, 就结束了我美国的学生生涯。 开始当电工。
2.0
当时出国的原因是工作太没意思。 真是一点事都不干。 虽然待遇很好, 可是感觉很空。 闲比忙累人多了。 没经历过的不会理解。 另一个原因是想多要个孩子, 结婚时因为不够晚婚, 费了一番周折才拿到证。 要想违反计划生育, 当时不可能。 思前想后, 还是走吧。
来美后不久, LP也来伴读。 地处大学城, 最适合做学问和养孩子。 那地方真是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 我的车从来没锁过。 女儿出生有点不顺利, 一个指标高, 说是有可能先天缺陷。 这把我们吓坏了, 连夜开到很远的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开到半路还撞倒一头野鹿, 下车想看看撞成什么样了, 还差点被它踢了一脚。 要踢上了, 我估计就挂了。 鹿远看很轻盈, 近看壮实的很, 躺在地上, 猛一起来那一弹腿, 踢到张三丰, 估计他也得挂。 所以说什么武松打虎, 我看瞎扯淡。
医生做了检查, 说一周后出结果。 那一周真难过。 总怕坏消息, 半夜常惊醒。 记得是周六早上, 医生打电话来, 说一切正常, 是个女孩。 一颗心才放下。 女儿生了后, 我们就累了。 什么经验也没有, 问父母吧, 电话太贵, 写信太慢。 就买了几本书, 边看边养。 半夜她一叫, 我们就得起来。 后来就像梦游一样, 无意识地起来喂奶, 换尿布, 等等。 早上都记不住半夜起来几次。 D版2.0 不少, 想必明白我在说什么。 差别是你们有人帮忙, 我全靠自己。
拿到一个学位后, 找到一个去日本的机会。 是美国大公司在日本的研发。 待遇很高。 美国的面试都完了, 日本方面给买票去面试, 基本没什么问题。 和老婆商量了一下, 得赶紧再要一个2.0, 生下来就是美国公民, 到了日本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将来亲姐俩个, 总不能一个美国人, 一个日本人吧? 他爸他妈还是中国人, 这一家热闹了。 和日本方面说了一下, 找了个理由说毕业延迟, 又怀上了老二。 再后来, 儿子生下来了, 去日本的事黄了, 家里人谁也不同意, 我们自己也犹犹豫豫。 现在想想, 当时去日本也未必不好。
有了第一个的经验, 儿子就好养多了。 第一个孩子照书养, 第二个当猪养, 基本上不错。 就是更累了, 有时儿子哭, 也管不过来, 后来猛然意识到, 他是饿了! 现在LP还总觉得愧疚儿子。 我全职读书, LP全职主妇。 一家四口, 到也过得很好。
说说美国福利。 出生在美国的孩子自然获得美国公民权利, 不管你是怎么来的, 也不管你现在是合法, 非法。 当学生必须自己得买保险, 很差, 估计保不了什么。 LP就不买了, 省钱, 当时也年轻, 没什么事。 LP怀上之后, 因为怀着美国公民, 立刻母以子贵。 州政府专门有机构, 有人负责, 填了几个表, LP就是全保了。 学生都是低收入, 什么钱都不用拿。 正常的检查不用说了, 就连去外州检查女儿的事, 路费州政府都出。 时不时地派人来聊聊天, 告诉新妈妈要注意什么。 女儿出生后, 还是因为收入低, 每月给免费的婴儿食品, formula, 给妈妈牛奶, 奶酪, 和一大堆东西 (记得叫WIC, Women, Infant, Children)。 吃都吃不完。 儿子出生后, 我们家平均收入更低了, 州政府一算, 符合福利卷, 每月给100多块钱的劵, 专门用来买食品和婴儿用品。
值得一提的是, 所有这些都是按条文来的, 我们也不知道有啥没啥。 表填好了以后, 工作人员就弄得一清二楚。 该有的到时候自动寄来。 他们很热心, 尽量把福利都给你找来。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州都有这种福利, 我 对我孩子出生的州是心存感激的。 如果有机会, 我会捐款给母校, 给这个州的慈善组织。 每次看医生, 进产房, 都是安安静静, 干干净净的单人房间, 医生, 护士和颜悦色, 心平气和的给你讲话, 生孩子后吃东西都是护士拿来小桌, 放在床上, 把东西摆好。 不用家人陪着。 习惯了当时国内闹闹哄哄, 脏兮兮的医院后, 这一切显得很温暖。 难怪老婆总说, 就凭这产房, 应该再生几个。
孩子慢慢地长大, 问题慢慢地就出现了。 和所有父母一样, 我们也有望子成龙的心。 上幼儿园时, 就开始教九九表。 但我很快就意识到, 提前教给他们的东西, 他们很快就记住。 但在学校里用不到, 他们很快就忘了。 周而复始, 是做无用功。 时间长了, 家长很沮丧, 孩子很不高兴。 长此以往, 会打掉孩子的自信心。 所以, 我坚持了一段时间, 就放弃了。 我就是希望孩子能正常的得到他们同龄的孩子应该得到的, 不强求什么神童, 跳级之类的东西。
幸运的是, 在美国我可以做到这些, 父母,孩子受到的压力比国内的小 (所谓的peer pressure). 孩子很讨厌你拿他们和别的孩子比, 家长在一起也从来不说, “你看谁谁谁的孩子, 怎么怎么样。。。”, 暗地里的攀比肯定有吧, 但至少不当孩子面说。 升学压力小, 就业门路广, 不一定非得“学好数理化, 走遍全天下”。 哪怕他会一点点特长, 都觉得自己很厉害, 自信心满满的。
孩子上学从小学到高中都是按学区来的, 住在哪里, 就上哪里的学校。 所以买房子一定要注意了, 好学区的房子要贵好多。哪怕隔着一条街, 同样的房子差个20%很正常。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买房子时每个人都这么跟你说。 美国的学校从来就没有统一教材。 学区的权利很大, 他们决定用什么教材, 小学是5年, 还是6年, 高中是3年还是4年。 最终都是12年义务教育。 教育经费来自州政府加上联邦拨款, 其实都是你交的财产税。 我每年都收到一个明信片, 上面列着我交了多少财产税, 钱都哪里去了。 基本上50%的都给学区了, 其他的给消防和警察等等。 如果你家收入高, 自己交午餐费, 2-3美元, 低收入的免费。 有的学校80%的学生用免费午餐。
孩子在学校里, 很小就有合唱团。 4年级时开始有弦乐队, 5年纪开始有铜管乐队。 这个不用额外交钱。 每年都有几次演出, 观众都是家长, 坐的满满的, 虽然很初级, 家长还是掌声如潮。 我以前是音乐白丁, 现在跟着孩子 (请过私人钢琴老师), 也能简单地看看谱, 欣赏一些不太复杂的曲子。 多数孩子高中后就忙其他的, 不再选音乐课。 但是, 这些基础毕竟已经打下了。 我带他们去看芭蕾舞, 多数时候他们都说没意思, 不愿意去。 但我注意到, 有一些好听的段落起来后, 他们还是聚精会神的。 而且那种乐器在演奏, 他们听的明明白白。 有时还告诉我, 谁谁谁在哪里演砸了。 前一阵子他们的演奏会, 最后一个曲子是amazing grace, 纪念他们刚刚去世的老师, 把老师的遗孀和好多观众弄点眼泪汪汪的。
体育活动也是很费时费钱的。 我家孩子练过游泳, 足球, 高尔夫, 滑雪, 排球, 篮球,网球等等。 有的是学校的, 多数是俱乐部的球队。俱乐部水平有业余的, 半专业的。 最便宜的YMCA, 每个月三,四十。 贵的每个月100-200. 加上外出比赛的旅行, 住宿, 吃喝, 服装, 是一笔不少的开支。 我家孩子最喜欢足球, 从4岁就开练, 开始业余的, 后来参加半专业的队。一提美国体育, 就想到NBA, 橄榄球, 冰球, 和棒球。 这四大运动占据了电视的大部分时间。 其实, 足球在美国高中及以下很普及。 我居住的城市10万人, 算个中等城市, 算上小学,中学,高中, 市里的, 俱乐部的, 大大小小的足球场有几十块。 每到夏天周末, 场场都是比赛, 从U3 到U19。 观众都是家长, 玩的热火朝天。 每年都有俱乐部在州里不同的城市举办正规的比赛 (tournament). 这时就要全家出动, 带着孩子打比赛, 一般是周末3天。 奖品没什么, 就是个奖牌和一个小奖杯, 几块钱的东西, 孩子们看的很重, 输了球有人就哭。 我家孩子的球队有一年赢了全州她们年龄组的业余冠军 “总统杯”, 那次比赛持续了6周, 有70多个队参加。不知道为什么, 高中以上, 就没人玩足球了。 不像橄榄球, 篮球等等到大学后, 越来越火。 儿子7年级学校的篮球队, 上周四对另外一个学校比赛, 最后8秒钟对方发球,带球时被截获, 投中一个球, 19:18赢了。 完事两边孩子都有人哭, 当然哭的原因不同
作为第一代移民, 和孩子的沟通会出现问题, 是语言和文化的东西。 我们的母语是汉语, 他们的母语是英语。 在家里就是我用中文问问题, 他们用英语回答。 各说各的, 两不耽误。 但随着年龄增长, 交流会出现障碍。 比如, 当我想用成语时, 他们就不明白了, 有些东西, 想说的很深又比较委婉, 我用英语就觉得说不透。 用汉语他们听得迷迷糊糊。 文化上的东西, 我尽量迁就他们。 好多东西中西文化想的, 做的是不一样的, 这个讨论很多, 不多说了。 我迁就他们是因为他们毕竟要在美国生活。 大是大非的问题, 中西都是一样的。
我们这一代的孩子肯定要带上中国的烙印。 但是我并不觉得他们会在学校受到歧视, 被欺负,不和群等等。 如果有, 那是个别事件, 是每个社会和学校都有的事。realbum 说的要等到孙子这一辈才适应, 我不明白他指什么。 他们长大以后, 是这个国家的少数民族之一, 这是无法改变的。
工作
这几年当电工, 真是如做过山车一样, 看着, 体会着这个职业的大起大落, 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一家靠风险投资建立起来的公司。 正是这世纪初, 高科技泡沫达到顶峰, 马上要戳破的时候。 CEO从华尔街拿到1500万, 成立了这么个公司, 做网上房贷的软件。 应该说这主意很不错, 现在的lendingTree.com 就是成功者, 而倒下去的无数个牺牲者就包括我那家公司。
我刚去时, 公司只有20来个人。 面试时就让挑工资构成, 是股权多, 还是工资多。 我都不知道股权是啥, 但听过很多一夜暴富的例子, 都和股权有关。 本人生性谨慎, 还是挑了个取中的方案。 去了之后, 给了一台计算机, 几本书, 来了个人大约讲了讲软件怎么回事, 然后就没人管了。 忙什么那? 都忙着招人。 天天人来人往, 握手寒暄。 去了不几天, 光叫Melissa的就招来3个。 为了区别, 就称为M1, M2, M3。 公司待遇好呀, 饮料, 小食品随便吃喝, 每周五还有cheese & wine, 买来奶酪, 啤酒随便造。 医疗, 养老保险自己一分钱都不用交。 没几周公司就五, 六十人了。 气魄大的不得了, 美国市场刚拉来几个用户, 就要开发日本市场, CEO带着几个人飞了一趟日本。 工资一个季度涨一次。 股权内部价很快从几毛变成了几块。 到年底是已经百十来人了。 那时候电工真吃香, 下班走在大街上, 就有人看你戴眼镜, 往你手里塞海报, “会计算机吧? 来我们这!“。 我不是开玩笑, 被塞过好几次。
现在回想起来, 公司招的那些人, 都是混饭吃的。 天天这pattern, 那pattern 的, 程序一写起来, 很快就一锅粥。 有一个老头, 平时没事就给我们上课, 理论上一套一套的。 一动手, 连排序都不会, 动不动就给套上个三循环。 前几天谁说的了? 就像散打比赛, 不管什么派, 什么拳, 一打起来都是王八拳。 规定是下班之前把程序check in, 第二天早上上班check out. 结果总是一check out, 谁的程序都跑不起来, 不知道谁在哪里改了个什么东西。 然后几个核心组的人就进了作战室(war room). 出来时已经下午了。 一个个满头大汗的。 第二天照样。 呵呵, good old days!
转年一过, 就觉得不行了。 果不其然, 有一天下午, CEO发邮件, 全体去开会, 冠冕堂皇的说了一通后, 说没钱了。 然后按部门宣布裁员。 我那部门是念名单, 念到的留下, MMD, 咱的姓是Z打头, 最后一个才念到。 紧张的裤子都快湿了。 第二天一上班, 三分之二的人都走了。
这以后, 剩下的人就都成了职业找工作者。 但经济形势急转直下, 电工受打击最厉害。 当地报纸专门出了个专栏, 追踪每天有多少高科技公司裁人, 裁多少。 我花了两,三个月终于跳了。 股权什么的都成了废纸。 不幸的是, 新公司也逃脱不了当时的恶劣环境, 一年内, 也裁了几轮, 最后我也加入失业大军。
那时候是我人生的最低点。没工作, 没身份, 虽然上班时和美国人一样交所有的税, 包括失业保险, 但没身份就不能领失业救济金。LP当时还在上学, 自己付学费。 一个月之内, 掉了20斤。 这时候中国人的美德就发挥作用了, 我们并不像美国人一样有一个花两个, 当时也没买房子, 没什么债务。 当电工工资很不错, 存下不少钱。
即便如此, 也不能坐吃山空。 而当时的工作环境已经是极其恶劣, 别说外国人, 就是上帝也找不到工作, 因为根本就没有工作。 除了全国撒大网, 发简历外, 就是积极准备, 希望万一有机会, 不能错过。 那段时间把技术书都看了个遍, 数据结构, algorithm 反复研究, 程序改来该去验证自己的想法。 面试时就爱问这些东西。 C++ 的发明者Bjarne Stroustrup 那本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扣的很细, 在我看来那是C++ 的圣经。 没工作了, 最新的技术书也不想买了, 省点吧。 所以就到书店去看书。 美国书店好啊, 随便看, 有桌子和沙发, 没人找你麻烦或给你脸色。 在书店一泡就一天。 闲话一句, 美国的教科书, 和技术书真贵, 一本书便宜的三, 五十, 贵的一百多。 小说却很便宜, 几块钱一本。
这期间得到微软的一次面试机会。 先是HR打电话, 然后一老印打电话, 老印的老板又打了一次电话。 最后去微软面试。知道他们爱考你脑筋急转弯, 所以到网上搜。 微软面试有定例的, 先是三个技术人员, 然后是他们的老板, 再以后有可能是其他组的高级工程师, 最后由可能是大老板,中间要吃午饭, 和其他的人, 按一天准备。 原则就是, 你见到的人越多, 机会就越大。 如果就见了两, 三个人, 然后说我们今天有急活, 下次再安排, 你就没戏了。
我是9点到的19号楼 (?), 面试的人都从这开始, 然后shuttle bus 拉着你去你的目的地。 每个人面你45分钟。 微软的每个员工都是自己单独的办公室, 虽然就是隔断加上个门, 但还是显示了公司的实力。 45分钟后他们自己讨论, 看看下一个人有没有必要见你。 技术问题记不清了, 好像有一个问题是自己写一个C里的strstr(). 进了门, 寒暄两句, 然后就开始在白板上写程序。 然后讨论bug, efficiency, alternative 等等。 心理素质要求比较高。 总而言之, 我晚上7点出的门, 见了七, 八个人, 感觉不错。 用精疲力竭来形容这次面试是一点也不过分。 不过, 最终我没得到这个职位。
多说两句美国的面试和就业。 美国有平等就业法案。 明确规定不得以年龄, 性别, 种族,信仰等等进行歧视。 面试时不得问你年龄多大, 结没结婚, 几个孩子, 支持那个政党, 信不信宗教, 有没有残疾, 是不是同性恋等性取向的问题。 简历上也不包括这些隐私信息。 面试别人时, HR的人会告诉你什么问题能问, 什么问题不能问。 别惹火烧身, 给公司添麻烦。 这是不是美国航空公司空嫂, 大妈特别多的原因? 但是接受你之前可以调查你背景, 有无犯罪记录, 信用历史等等。 我原来有一个美国同事是盲人, 靠导盲犬走路。 他是系统管理员。 很厉害, 你告诉他什么问题, 他想一想, 一会儿就解决。 他不是看屏幕, 是听。 有专门的软件, 扫描文字, 转换成语音, 念给你听。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留着的。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 又面试了两家, 其中一家是朋友介绍的。 这次都很顺利, 两个都拿到了。 这在当时也算奇迹了。 中国有关系, 美国也有。 公司里好多工作都是不公开的, 有朋友告诉你信息, 你就有了优势。 当然, 自己也得行, 否则连朋友都连累了。 面试时放松, 别问一句答一句, 干干巴巴的。 适时地开个玩笑和small talk, 有时比技术还重要。 和头谈话时, 他就是想看看你这个人如何, 总一本正经的就缺点啥。
简历不能太老实, 不会的一点不写不行。 电工这东西也是触类旁通, 没干过总听说过吧? 面试时没有谁扣着问你那个API有什么参数, 能回答个大概就行。 现在这语言, 框架, 开源的东西多如牛毛, 谁能都记住?但是简历也不能吹的太邪乎, 我发现印度人就有这毛病。 看他们的简历简直就是神人, 没有不会的。 我面试这种人时就特生气, 聊几句知道个大概, 从简历中挑出个东西多问两句他就傻眼。 有一次看到简历里有Hibernate 的经验, 就请他说说, 他说用Hibernate 使计算机进入休眠状态, 我当时一口水差点没喷出来。 (Hibernate 是非常优秀的开源软件, 连接数据库用的。 词的本意是休眠, Windows确实表示休眠状态)。 一同面试的老板, 不太懂技术, 完事都直摇头, 说是浪费我们时间。
中国移民更多地是做一些技术性的工作, 比如电工和会计, 就是一些少抛头露面, 在后台的工作。 原因还是语言, 这个在前面说过了。 另外我觉得我们的性格比较内敛, 不张扬。 这个无所谓好与坏。 你看西方运动员比赛前采访, 都是要来拿冠军的, 我们则是来学习的, 虽然我们实力不比他们差。 他们没拿到冠军, 脖子一梗, “没表现好, 下次再来”。 我们要是说出去没做到, 就有guilty 的感觉, 别人也会说, “看看, 牛B吹大了吧?”。工作中也一样, 项目还没开始, 已经吹出去了, 好像这个项目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不实行不行了, 以此要钱要人。 至于项目成功失败, 那是后话。 美国就是这种文化,哪怕明天就要裁人了, 今天还在面试, 他们说万一明天不裁哪? 有人接到录取通知后, 还没上班就被裁了, 这种事不是新闻。
房子与家庭
买房过程我没什么多说的。 我买的时候房市已经开始预热了, 卖方市场, 基本上就是抢了个房子。 现在有点后悔, 当时应该买个更好的房子, 房价翻一倍, 把15年贷款该成30年, 每月还款多不了多少。 我当时想, 30年太长, 到时候我都退休了。 好房子升值更多。 买房时双方的经纪人, 无论他们如何信誓旦旦地说代表你的利益, 其实还是不可能。 他们更要代表自己的利益, 就是促成这笔交易。 到时候, 买卖双方都要受到各自经纪人的压力。 什么时候让步, 什么时候不让步, 自己得拿好主意。
买了房子就的维护房子。 这个是男人的职责。 哪个男主人周末都得花一定的时间在房子上。 剪花剪草, 修修补补, 换个灯具, 后院打个平台, 屋里改成地板, 房里房外重新刷漆, 入冬前检查检查密封, 开春后把院子里的苔藓弄掉。。。。。 家里的活想干的话, 没完。 电影里看的整整齐齐, 漂漂亮亮的社区和房子, 背后都是我们的劳动。 我们是木匠, 下水管工, 泥瓦匠, 和真正的电工。 车库里的工具应有尽有。 我们一点也不愧对家庭妇男这个称号。
那位说了, 怎么这么小男人, 找个人来不就行了? 这有几个原因。 一是美国的劳动力太贵。 有一次房子加热器打火器坏了, 找人来修, 15分钟换好, 收了225美元。 热水器控制阀坏了, 开价400美元。 下水工这个行业在美国是半垄断行业, 换一家价钱差不多哪里去。 而且, 那个打火器你买不到, 厂家只卖给他们, 以维护他们的垄断地位。 热水器那次很有意思, 400 块钱我也的修, 否则没法洗澡。 让他们定好了件, 1周后来修。 我在旁边看。 其实我大约心里有个谱, 怎么弄这个东西, 但是不太敢动它, 因为连着天然气, 别到时候弄不好泄漏, 着火就不划算了。 这次他们弄砸了, 定的件定错了, 都拆开后发现装不上去。 我就说, 我等不了一星期了, 不用你们了。 回头到ebay 上找到一个一模一样的崭新配件, 30美元搞定。 你可以看出他们的利润多大, 劳动力多贵了吧?
二是美国是个什么都有标准的社会。 一般的修修补补, 到商店买个东西回来用肯定合适, 严丝合缝, 不会错的。 商店里的员工很职业, 你一说他就知道是什么, 拿给你,回家拧上就行。 这降低了门槛, 节省了不少精力。 家里的瓶瓶罐罐, 开口差不多的, 盖都通用, 拧上就滴水不漏。 快餐店, 连锁店商品摆放位置都差不多, 无论去那个城市, 都一样。
三是美国没那么多应酬。 下了班, 周末就和工作没关系了, 都是自己的时间。 不会有那么多人一起出去喝酒, 唱K, 洗澡, 泡脚之类的活动。 这是家庭时间, 理论上得呆在家里, 和老婆孩子在一起。 除了干家务活, 就是一起参加孩子的活动, 体育比赛都放在周末。 爱玩的, 比如我爱打高尔夫球, 一出去就四, 五个小时, 走之前得把该干的都干了, 装象也得装, 这样LP不会抱怨, 自己心里也坦然, 是不是? 单身的干什么就不太清楚了, 男的忙着泡妞, 女的忙着被泡?小鱼比较清楚吧?
男人周末还有一个事就是修车。经常看到人家把车库打开, 工具摆了一地, 在鼓捣什么东西。 车是男人永恒的话题, 我的几个同事对过去几十年的美国车都了如指掌。 隔壁同事的玩那种drag racing 买了一辆60年代的破车, 除了车身, 里里外外换了个遍, 座位周围都加固, 然后和别人比400米谁先到。他家的车库有小吊车, 动不动就把发动机吊起来修。 问他那破车值多少钱, 回答说5万美元, 比我新车都贵。 我自己的车, 一般毛病都能自己修和保养。
和一般人想的相反, 我觉得美国人很注重家庭, 家庭比工作重要。 各种竞选都把家人拉出来, 显示自己是个重视家庭的人。 可是, 美国的离婚率又很高, 我解释不了。 能想出来的就是, 有家庭时很重视, 一旦出现不和, 就一拍两散。所以什么half brother, step sister 很多。 LP工作在车行。 那地方鱼龙混杂, 除了LP和一个韩国人, 从老板到员工, 没有没离过婚的。 车行人员流动性很大, 隔几天就收到法院的文件, 要求把某人的工资划出一部分给前妻或孩子。 老板和老板娘都是二婚, 3个孩子都是各自带来的。 但是, 他们家和老板娘前夫家还是朋友。 前几天老板娘过50生日, 找了100多人, 前夫一家也来了。 老板娘致辞时称赞前夫是最好的前夫(an excellent ex-husband), 调侃前夫来参加聚会是因为有免费的pizza. 前夫LP上台致辞还和老板娘拥抱掉了眼泪, 说感谢老板娘让她分享两个女儿 (老板娘的两女儿一家呆一半时间)。 但老板和他前妻就不来往。
添加点美国的养老和医疗。 找工作不一定钱越多越好, 还有一条很重要, 就是养老和医疗待遇。 养老金有两种, 强制交的是联邦社会安全金, 按工资比例交, 有个上限, 现在差不多11K。这个钱可以保证你退休后, 到了该领的年龄(66.5岁)时,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不会饿着和冻着, 仅此而已。 挣的越多, 交的越多, 到时候领的越多。 你这辈子必须工作至少10年才能享受, 一年4个点, 40个点才能领到。你交多少, 公司也替你交相同数额的钱。
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称为401K, 就是自己给自己存钱将来养老。 自己存的钱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这部分工资目前不用交税, 存到公司指定的基金公司投资。 这钱和公司没什么关系, 自己可以决定买什么基金。 挣到的钱目前也不用交税。 很多公司的福利是, 你如果存至少3% 的话, 公司再给你3%, 这样你就有至少6%的工资在401K里面。 经济危机有些公司把这个福利终止或取消了。 而且好多人401K帐号里的钱都损失了50% 以上。 等你老了用这个钱时, 这时候要交税了。 但是, 退休后你的收入相比以前少了好多, 交的税就不用那么多了。
罗罗嗦嗦写了不少, 头一次。 基本是真实经历, 难免有主观因素在内。 大家看着玩吧。 至于出国移民好不好, 值不值, 每个人经历, 阅历不一样, 答案肯定五花八门, 也是容易引起争论, 吵架的话题, 这里就免了。
虎年吉祥如意! 大年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