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良焕在 高尔夫四大赛中最古老的英国公开赛拿下第二名,写下多项历史。 許多人因此知道,東方人也會打高爾夫,台灣的選手打得更好。许多人因此知道,东方人也会 打高尔夫,台湾的选手打得更好。
1972年世界杯高尔夫在墨尔本举行,谢敏男和吕良焕搭档代表中华民国参赛,拿下团体冠军,谢敏男还拿下了个人冠军。 謝敏男早在 1965年業餘時期,就拿下世界業餘的艾森豪杯冠軍,在業餘的、職業的世界杯,都拿下冠軍,直到今天,擁有這樣雙冠的人,只有謝敏男及尼克勞斯二人。 连老虎伍兹都不曾拥有业余世界杯冠军。
以上两项比赛成就,其实只是我国「高手」三十多年来、五百多项国际 冠军中的两个而已。 七、八0年代是台灣高爾夫最輝煌的時代,選手每次遠征國際,一定有人帶著冠軍杯回來。 小小的台灣,創造了多不勝數的高爾夫奇蹟。
这段辉煌,是许多人物的心血交织而成。 中华民国高尔夫 委员会成立于民国四十五年,由周至柔将军担任主委,到了国六十六年依据人民团体组织法改为中华民国高尔夫协会,他再担任一任理事长,共计十八年,他动员了 许多资源,在当时台湾唯一的高尔夫球场──台湾高尔夫俱乐部,也就是俗称的淡水球场,把杆弟培训成选手,并且送出国比赛。 并由吕渭祥先生担任二十多年青少年培训委员主任委员。 彼时台湾,球场少、经济环境欠佳,唯有此精选培训政策才能奏效。 当时培养的选手数不多,但是各个都是国际名将。
老一辈球员共同的经历,在今天的选手心中,有如天方夜谭。 他们买不起球杆,就用竹子当球杆、硬芭乐当球, 偷偷的打球,学着日本人或美军挥球的样子,自己摸索起来。 郭 吉雄的父亲是台湾最早的三位选手之一,他留下半套球杆给郭吉雄,结果成为选手们最珍贵的共用杆。 一直到他们长成, 球场举办了杆弟比赛,有了培训制度,才进入光明下大挥杆期,接着是英雄时代,编写着长达三十多年的台湾高尔夫全盛期。
现已七十岁的谢永郁、吕良焕到六十多岁的谢敏男、许胜 三,到已近五十岁的吕西钧都是这样过来的。 谢敏男不喜欢放牛,每次牵了牛出去,就把牛栓在绳上就偷偷出去练球,谢家老父屡屡抱怨儿子没有责 任感,直到他开始拿了冠军,老爸才开始引以为荣。 吕西钧记得,小时候只有一支八号铁杆,什么球都用他,所以练出了不同的球路,不像今天,大家忙着换杆,轻忽磨练最基 本的技术。 当年好不容易有一颗球,练到破皮了都舍不得丢,还用油漆去补。
至于出国比赛,那真是人生大事,办理出国手续要四个月多,行程也复杂得多,他们从淡水要出国比赛,要先租三轮 车,从乡下老家把球杆、行李一起带到淡水火车站,再搭火车去台北,再换车去松山机场。
而更早的年代,在1950-1970年间,陈金狮及谢永郁这批球员,都曾在台北车站换火车去基隆,搭船去日本,在海上四天四夜,只为 了参加一年只有四场比赛的日本巡回赛。 谢永郁记得,为了怕出国往返太麻烦,只好留在日本等下一场比赛,异乡生活艰苦、通讯不易,每次 提笔写家书,还未写完一句爸爸妈妈,泪水已湿透信纸。
高尔夫比赛分职业及业余,过去一直由高协统领这两项业务,直到民国八十六年职业高协独立之后,至民国九十一年,女子职业 高协又再独立成会,我国的高球组织因业务内容不同而各有专职机构。过去四十年中,我国 高尔夫选手在海外所得冠军,大大小小超过五百个。 光 是涂阿玉个人就八十三个职业冠军,谢敏男五十一次,而他们的业余时期还有十数次冠军。
国际高坛最重视的四大赛,我国选手曾有两度大出风头,一是1971年吕良焕在第100届英国公开赛拿下第二名,那是东方 人在四大赛中获得的最佳名次,Mr .Lu之名,至今都有人常提起。 他也是一位爱国球员,只要是邀他参赛,大会就必须挂中华民国国旗,因为他实力强,所以,只要坚持,大会都照办。 曾经,西班牙比赛大会因为临时找不到我国国旗,就依他叙 述,用人工画了一个国旗,而且尺寸超大。
另一 次则是陈志忠在1985年美国公开赛一路领先三天,到第四天才失手,落至第二。 他在第一天时,曾打出大会八十五年赛史中第一次出现的双鹰。 陈志忠的胞兄陈志明则于两个月后的美国职业锦标赛得到第三名。 这是我国高球参加四大赛中唯有的三个名列前三的纪录。 陈志忠于1981年考取美巡赛 时,是亚洲第一位考上美巡赛的选手,1987年赢了洛杉矶公开赛,之后转往日本发展。
我国多数选手的主战场在日本或亚洲巡回赛,在门槛较高、奖金也高的日本巡回中赛,台湾选手陈清波、吕良焕、谢永 郁、谢敏男、吕西钧、陈志明、陈志忠至今天的林根基及叶伟志,都是冠军榜上的人物。
亚洲巡回赛每年有十站,是将东南亚各国的国家公开 赛结合而成,如果少了台湾,就缺了半壁江山乏善可陈。 这项比赛始于1962年,我国从1963年开始参加并得冠,1964至1969 年之间,谢永郁及吕良焕轮流包下年度总冠军,中间断了四年之后,1974至1983年之间,再由郭吉雄、许胜三、谢敏男、吕西钧、卢建顺等人连拿十届总冠 军,此后,1985年陈志明、1986年吕西钧、1988年卢建顺再得三次总冠军。
总计台湾选手在亚巡赛拿下20个年度总冠军,95个单站冠军。 1995年之后,亚巡赛起了很大变化,另有一个庞大组织以企业经营手法成立APGA亚洲巡回赛,逐渐取代了原来的亚巡赛。 第一年,我国选手林根基得到总冠军,比赛场 次增至二十多场,东南亚及南韩势力兴起,台湾选手的得冠比率下降。 但汪德昌、吕文德、叶伟志等人,仍陆续得 冠。 其中最令人兴奋的 是,2000年2月欧亚合赛事的马来西亚公开赛,叶伟志与世界名将同场竞技,拿下亚洲选手第一场欧巡赛冠军。 从此,他的进展,为式微的台湾高球,再度扬帆。
女 子高球方面,多年来选手都以日本为主,八○年代全盛期,台湾旋风每出场必定名列前茅,有如今日的韩国选手一般,除了涂阿玉的83胜,我国其他女子高球选手 共赢得47场冠军,其中只有八场是近六年新生代曾秀凤、黄玉珍、吕晓娟、魏筠洁所得,其他都是黄玥琴、黄壁洵、蔡丽香、吴明月、郑美琦在八○年代所得。 其中,郑美琦还曾于1988年,赢得美国罗彻斯特高赛冠军。当我们感叹韩国势力狂飙时,14岁移民美国的龚怡萍又带来令人振 奋的新闻,她在2004年4月拿下美巡赛冠军,接着在八月、九月再赢,共计赢了三冠,这位一直持有中华民国护照的好手,是当今台湾所有各项运动员中,让台 湾之名大量曝光的一位。
我国另一位选手林玉萍也非常令人赞许,她是在1998年拿下曼谷亚运团体金牌之后,直接赴美转入职业, 同年秋天即考上美国女子巡回赛,这是继1988年郑美琦之后,台湾12年来第一位进入美国高坛的选手,当许多人把世界一流赛场视为畏途时,林玉萍的无惧及 成功闯关,为年轻选手带来很大鼓舞。
台湾的高尔夫有辉煌的过去,也曾度 过漫长的灰暗时期。 新兴高尔夫球场的兴建,球场数目在1990年之后,由原有的十数家增至今天的六十五家,高球人口增至百万人,但是,选手的量反而未增 加,国际成绩展现已仅能偶有佳作,在业余高球方面,仅在亚运添金,1994年黄玉珍有双金、1998年吕晓娟双金,2002年男团金牌,此外,在亚太杯及 世界杯都只是陪榜,必须迎头赶上。 高爾夫是所有運動中,成本比較高的一項,所幸,一些熱心的企業界人士,陸續伸出熱情的手,贊助比賽、贊 助培訓,或贊助選手高尔夫是所有运动中,成本比较高的一项,所幸,一些热心的企业界人士,陆续伸出热情的手,赞助比赛、赞助培训,或赞助选 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