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 1935年11月1日
国籍: 南非
居住地: 佛罗里达, 美国
转入职业: 1953年
第一个职业冠军: 1956年Dunlop名人赛
取得的胜利: 165场
盖瑞·普莱尔是1960-70年代的高尔夫三巨头之一,其他两位是杰克-尼克劳斯和阿诺-帕尔玛。这也是他惟一被称为“大”的时候。因为他只有5英尺7英寸(171厘米),却能横扫千军,夺得163座大 大小小的冠军奖杯,其中包括9个四大赛冠军。
盖瑞·普莱尔是历史上不拿美国护照的最佳高尔夫选手,也是艰苦奋斗,苦尽甘来的代表。
1955年,普莱尔决定到英国追求高尔夫梦想时才19岁,他的父亲采煤工程师哈瑞·普莱尔通过一位好心的银行经理透支,才为儿子筹足了路费。一 些英国最好的球员看到这个南非的小个子,都奉劝他搭下一班飞机回家,找一份其他更有可能赚钱的工作。那天起,普莱尔的职业生涯仿佛就是为了证明其他人对他 的看法是错误而存在的。不到十年间,他已经成为了名气天下的百万富翁。
普莱尔走向成功的道路不仅仅是自有天份和献身精神。他聪明过人,并寻找一切机会向高手请教。第一位到苏格兰圣安德鲁斯老球场参加英国公开赛时, 因为缺钱,他的第一个夜晚竟然是在老球场上一个“锅底”沙坑里度过的。
1956年,普莱尔夺得第一场胜利,邓洛甫Dunlop名人赛冠军,72洞杆,自那以后也让他首次被邀请参加美国名人赛,在他傲人的职业9场四 大赛胜利中就拥有3届美国名人赛冠军。
次年,他已小有名气,不过仍然谦虚地向所有人学习,他学习名师班·侯根的高尔夫教学理论,并像大师一样艰苦学习。每当不练习时,他还坚持锻炼身 体,他的手臂强壮得即使把装满衣物的手提箱放在背上,也能做百次俯卧撑。他是最早进入健身房进行系统体能训练的人,又对营养学颇有研究,被认为是现代高球 健身理论的倡导人之一。
1959年,普莱尔在Muirfield赢得第一个大赛——英国公开赛的胜利;1961年在奥古斯塔球场,他打败如日中天的帕尔玛,成为第一个 夺得美国名人赛冠军的非美国球员;第二年又获得美国PGA锦标赛冠军;1965年,29岁的普莱尔取得唯一一次美国公开赛胜利,他只花了7年时间就实现了 职业四大赛大满贯,是继班·侯根和金·沙朗兹之后的历史上第三人。
1959年他第一次赢得英国公开赛时,决赛到来前的那个晚上,23岁的普莱尔参加一场晚宴,席间他对请客的朋友说:“明天,我一定会夺冠。“得到的回复 却是怀疑:“年轻人,就凭你这年纪?再说,你现在还落后6杆!”但这就是普莱耶保持至今的传奇品格——自信、果断、坚毅与天赋。那一年的 Muirfield球场狂风大作,球场难度大大增加,但普莱尔却为自己定下了66杆的目标。他相信,只要能打出66杆,冠军就一定会属于自己。遗憾的是, 最后一洞的双破击,让原本已经胜利在望的目标成为泡影,看着68杆的成绩,普莱尔失望之极:“整个世界都坍塌了,”他回忆道:“在记分卡上签字时,我非常 难过。”但就当他准备带着妻子离开伤心地时,在酒店房间里,他接到了比赛打来的电话,这个成绩同样成就了他的英国公开赛冠军梦。
无独有偶,普莱尔在1968年英国公开赛上的第二次夺冠同样经历了恶劣的天气。在苏格兰卡诺斯蒂球场,肆虐的大风让世界上最优秀的球员们纷纷却步,但从决赛轮 的第6洞开始,普莱尔就稳定地占据了领先榜榜首,从此再未被人超越。那一轮最为经典的一击发生在第14洞,“我一生中最伟大的一击,”普莱尔这样评价自己 在标准杆五杆的那一洞用3号木打出的第二杆——球落上果岭,停在了距离洞口不过几英寸的地方。那个老鹰球坚实奠定了他的第二座英国公开赛奖杯。
1974年,在皇家利瑟姆和圣安妮斯俱乐部,普莱尔继续展示了他足以历经时间考验的天赋与传奇,“高尔夫上的 完美可遇而不可求,但我必须承认,那一年的利瑟姆,我终于感受到了完美。”那一年,普莱尔从第一轮就开始领先,将优势一直保持到夺冠那一刻,也成为了高尔 夫历史上唯一一个连续三个十年里都能赢得英国公开赛冠军的球员。
普莱尔喜欢在决赛时穿黑色幸运衫,因此赢得了“黑骑士”的美誉。据他自己统计,他到全世界旅行打球的行程超过1200万英里。难怪有人说,他是 名副其实的推广这一运动“高尔夫大使”。
当然在他的高球生涯中,也遇到过矛盾,20多岁时,由于支持南非种族隔离政策而遭到非议。好在后来他勇敢地承认错误,并在家乡建立黑人学校,帮 助黑人子弟。
1950年代末崛起的三巨头,在近50年的高球电视转播时代一直是观众喜爱的三大球员,他们大幅度地提高了电视转播的权利金和比赛总奖金。 1980年阿诺·帕尔玛倡导成立的常春组冠军巡回赛,让三巨头的职业生涯得以延续。他们三人时至今日依旧是万人争睹的风云物。除了上场打球,还参与高球球 具制造、商业市场和传媒管理,也设计高尔夫球场。就杰克·尼克劳斯为例,世界各地,他就主持设计了200多座球场。
2009年4月, 他参加了他最后一次美国大师赛, 创造了连续参赛52年的记录.
赢得的大满贯比赛:
年份 | 赛事 | 54 Holes | 获胜成绩 | 比分差距 | 亚军 |
---|---|---|---|---|---|
1959 | The Open Championship | 4 shot deficit | E (75-71-70-68=284) | 2 strokes | Fred Bullock, Flory Van Donck |
1961 | Masters Tournament | 3 shot lead | -8 (69-68-69-74=280) | 1 stroke | Charles Coe, Arnold Palmer |
1962 | PGA Championship | 2 shot lead | -2 (72-67-69-70=278) | 1 stroke | Bob Goalby |
1965 | U.S. Open | 2 shot lead | +2 (70-70-71-71=282) | Playoff 1 | Kel Nagle |
1968 | The Open Championship (2) | 2 shot deficit | +1 (74-71-71-73=289) | 2 strokes | Bob Charles, Jack Nicklaus |
1972 | PGA Championship (2) | 1 shot lead | +1 (71-71-67-72=281) | 2 strokes | Tommy Aaron, Jim Jamieson |
1974 | Masters Tournament (2) | 1 shot deficit | -10 (71-71-66-70=278) | 2 strokes | Dave Stockton, Tom Weiskopf |
1974 | The Open Championship (3) | 3 shot lead | -2 (69-68-75-70=282) | 4 strokes | Peter Oosterhuis |
1978 | Masters Tournament (3) | 7 shot deficit | -11 (72-72-69-64=277) | 1 stroke | Rod Funseth, Hubert Green, Tom Watson |